品阅小说网 > 清香泥土 > 清香泥土(三)

清香泥土(三)

品阅小说网 www.pyxs.com,最快更新清香泥土 !

    三

    林康的母亲王老师退休了。

    退休之后的林康妈突然之间感觉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属于自己了,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,都整日淋浴在自由当中。

    这种感觉只在小时候没上学之前有过,随后的上学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子,每天都像安排好程序一样让她去做,去完成。

    最难的任务是几年前伺候生病在床的丈夫。唉!那是怎样的滋味呀!王老师不忍回想那段往事,长长地叹了口气,努力地把思绪拽了回来,脑子里思索着接下来该做些什么。

    现在终于闲下来了,预先想好的事情竟不知从何处入手了;过去是个时间上的穷人,现在成时间富翁了,手忙脚乱的都有些不知所措了。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呢?

    她突然想到了儿子。他在忙些什么?跟村里人的关系如何?快三十岁的人了,交女朋友了吗?……

    她承认自己是个合格的老师,但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。仿佛就在半梦半醒之间,儿子林康就长成大小伙子了,现在还是一个村庄的第一书记。

    她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,好像看到了三四岁的林康又在面前跑来跑去。衣服是儿子自己穿上的,胸前的扣子又常常是错开的,脚上的鞋子也经常是反穿的,但这都不妨碍他帮妈妈做家务:整理床铺,擦试桌子,甚至学着择菜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之间,儿子上小学了。这会儿,他又学会什么本事了呢?王老师捋了下头发,想起来了,他会自己钉扣子了,会用洗衣机洗衣服了。更让自己省心的是,林康上下学从来不用父母接送。每天早上,他会在闹钟的叫声中醒来,给劳累的父母做好简单的饭菜,让林康妈很早就体会到了被儿子伺候的滋味。

    想到这些,王老师不免责备起自己来,感觉对待儿子实在是有愧。但从另一方面说,关心的不到位,反而放开了儿子的手脚,让他拥有了犯错和改正的权利,从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,更未失去长大成人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时,王老师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。她是一个教育工作者,知道什么是爱孩子,什么是害孩子。她和丈夫常给孩子灌输的都是健康向上的理念,在儿子面前展示的也是健康向上的形象。从小到大,儿子一直把他们当成标杆一样去模仿,去追求。

    他们是灯塔,时刻指明林康前进的方向。

    他们是航帆,帮助孩子顺利地到达彼岸。

    他们不爱孩子吗?当然不是!只是他们的爱更为隐忍,更有远见。这种爱会跨过岁月、跨过时空,默默地守护孩子一生。

    王老师自认为教育儿子还是成功的,但为什么此时会有亏欠的感觉呢?或许就是少了些对孩子的操心和陪伴吧。

    退休前,她操心最多、陪伴最多的都是学生。现在退休了,学校里的孩子跟她已没有了关系。而家里呢,只剩下了她和儿子两个人,准确地说是她一个人。儿子在离她二十里外的农村工作,尽管不算远,但不经常回来。“我不是亏欠儿子吗?那我还留在家里干什么!”王老师简单地收拾了行李,坐上了通往乡下的公交车,来到了儿子工作的所在地——前白村。

    下车后的林康妈没有急着找儿子,而是提着行李缓缓地走在街中的小土路上。路上没有行人,在一处有阳光的墙角,一位耄耋老人没有对王老师给出的招呼作出回应,只是目光呆滞地看着林康妈从身旁经过。

    王老师就这么没有目的地走着,偶尔也会碰到一个背着锄头的老年妇女从身边走过。很多人家关门闭户,整个村子仿佛是在沉睡当中。“在这里我儿子会做些什么呢?”林康妈一边走着一边想着。

    “您是来我们村走亲戚的吗?”突然,一声清脆的童音从王老师身后传来。林康妈急忙转过身,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。小姑娘穿了一身略显宽松但却干干净净的浅蓝色的运动衫,头上扎着一束整齐的马尾,苹果似的脸上堆着收获麦子般的灿烂的笑容,一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两条缝,微微翘起的小嘴好像随时准备回答所有的提问。

    看到小姑娘是在和自己说话,王老师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。她一边将手里的提包放到路边的一排石头上,一边回答着小姑娘的问话:“是啊,我就是来走亲戚的!”说完坐在路旁的石头上,指着小姑娘手里的东西,“你拿的是一袋醋吗?”王老师已看出那是塑料包装醋。

    “嗯,刚买的。”小姑娘嘴里应着,手脚麻利地从旁边一扇虚掩着的门里,拿出了一个用玉米皮扎成的垫子,轻轻地放在王老师身边:“石头凉,坐这上面吧!”

    一股暖流突然涌上林康妈心头,她温柔地拉着小姑娘的一只手,指着旁边的街门问:“这是你家吗?”

    “嗯,”小姑娘含睇微笑着使劲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怎么没去上学呢?今天又不是星期天!”林康妈看她那娇憨可掬的俏模样儿,就像见到了一位老熟人,有好多话想说。

    “嗯——”,小姑娘低下头,轻轻地咬了一下嘴唇,蚊子哼哼般“不想上。”

    “那为什么呢?”林康妈好奇地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您家亲戚叫什么名儿?您是不是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住?”小姑娘没有回答为什么,两个小腮帮子绷得鼓也似的紧。

    看到小姑娘那似怒非怒的样子,林康妈意识到自己问多了。是啊!有谁会向一个陌生人倾诉心事呢?她拿起身边的提包慢慢地站了起来,笑着说:“我找林康,两三个月前刚到你们村的。”

    “啊!您找林叔叔呀!”脸色由阴转晴的小姑娘猛然间提高了嗓音。

    “您是林叔叔家什么人呀?”小姑娘扬起小脸,用一双闪耀着柔情和快乐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王老师。

    “我是他妈妈。”

    “噢!您是林奶奶!”小姑娘一边说一边要帮林康妈拿提包,“我带您去!”

    小姑娘的举动越发让林康妈喜欢,她将随身挎的小包斜背在小姑娘的肩上,自己提上那个大包:“好嘞!你带路,我跟着!”

    离小姑娘家不远处就是村委会所在地。林康住在这里的一间单身宿舍里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相对宽敞的大院。院子的堂屋是个十来间的二层楼,东屋是几间平房,西边是个戏台子。村支两委的办公地点和村医务所都集中在这里。

    刚进大院,小姑娘就快步跑到东边的一间房屋前,高声地喊着:“林叔叔!林叔叔!”见没有应声,又踮起脚透过窗上的玻璃向里望,然后回头失望地说,“林奶奶,林叔叔不在家!”

    王老师这次来看儿子并没有提前告诉他。她不是想制造一个什么惊喜,只是想看看儿子的生活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好。

    没有见到儿子,王老师心里反倒有种踏实感,知道儿子一定像他说的那样在忙工作。她把提包放在一个石台上,转向小姑娘:“谢谢你了小朋友!把包给我吧,我在这儿等会儿。”

    小姑娘并没有把包给林康妈,抬头望了望天空:“都快响午了,林叔叔肯定不回来吃饭了!”

    她一边说一边又要去拿石台上的大提包:“林奶奶,还是上我家等吧!林叔叔不知道啥时候才回来呢!”

    林康妈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,真的快十二点了。但她不想再麻烦小姑娘,只好说:“我给你林叔叔打个电话,也许他很快就会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快回去吧,免得家里着急!”看到小姑娘还在犹豫,王老师轻轻地将小姑娘身上的迷你包取了下来。

    小姑娘满脸的失落。她先是慢慢地向外挪动着脚步,随即,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飞快地跑掉了。

    望着渐渐消失的小姑娘,林康妈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。这小姑娘太可爱了。

    王老师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,随手翻看着手机。她没有给儿子打电话,就这样静静地等着,何尝不是一种享受?

    时间不长,一阵碎碎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来。林康妈抬头一看,只见刚才那位小姑娘正挎着一个竹篮急促地向她走来。眨眼间,一碗热乎乎的面条被小姑娘捧在了王老师面前。

    “你真成海螺姑娘了!”林康妈忙站起来接过了小姑娘递过来的碗筷。

    “嗯——真香啊!”王老师将碗放到了石台上,“这是妈妈给你做的吧!”

    小姑娘笑了笑:“快吃吧,坨了就不好吃了。”随后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粉笔头儿走到林康门前,重重地在门上写道:“林叔叔,林奶奶在我家。”落款是“小花”,下边还标有日期。

    “哈!你的字真漂亮呀!”

    “嗯——小花儿,这名字好听!”

    看着门上的留言,王老师不住地赞叹。

    连着两个夸奖,小花已经有点飘飘然了,她心花怒放,觉得自己荣耀无比。随即,她抿着嘴欢快地从篮子里又端出一碗面条,也放在石台上,低头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王老师也将碗端在手里。面条刚入口,王老师感觉一股香气像光滑细腻的丝绸,纠缠着她敏锐的味蕾:“嗯——”像品尝美酒一样,她微微地仰起头,闭上了眼睛。小花惊奇地看了她一眼,又低头吃将起来。而王老师则在静静地咀嚼着,体味那不可多得的筋道嚼劲和无比寻常的韵致。

    吃了将近一辈子饭了,感觉原先的香味是外加上去的,今天的饭香则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。在品味着美食的同时,王老师也在总结着今天的饭菜与往日的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回味着面条带来的香气,林康妈将碗筷放入篮子,学着小花来时的样子也挎在了胳膊上,拿起提包,向小花扭了扭头:“把包拿上,走起!”

    小花的奶奶早已在门口迎接她们了。王老师刚说了句“大嫂,打扰了”,小花奶奶就嗔怪道:“又不是外人,还这么见怪!快,快到屋里歇会儿!”她笑嘻嘻地将篮子接了过来。

    小花家的堂屋是只有一层的红砖红瓦房,院子里有颗碗口粗的杏树,枝繁叶茂的;还有一棵同样大小的苹果树,上面挂满了像小孩子拳头大小的青果子,在静静地晒着太阳。

    小花奶奶热情地往屋里让着林康妈,林康妈却指着一个足有尺把高的由玉米皮编成的草墩子:“我喜欢这个!咱就在院子里坐会儿吧!”

    刚坐下,小花儿盛了一碗面汤端给了林康妈。林康妈一边夸奖着小花,一边和小花奶奶拉着家常。从奶奶的口中,王老师了解到小花的一些情况。

    原来,小花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,家里只有小花和奶奶两个人。小花妈在生下小花后不久和小花爸离婚了,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。小花奶奶常在小花面前骂儿媳的不是,说她没有人性,说她嫌贫爱富,并要求孩子将来即便妈妈快死在外面了,也不能去看她。

    小花从小就乖巧懂事,她羡慕那些能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。她对母亲没有一丁点印象,她认为是自己不懂事才导致了妈妈的离家出走。因此,她在小学毕业后决定不再继续上学了,她要把上学的花费省下来交给母亲,或许母亲高兴了就会回来了。

    当林康从乡里赶回村里来时,夜幕已宛如薄纱般蒙在天际。他看到小花的留言后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小花和奶奶舍不得他们立刻离开,从地里摘了些新鲜豆角来招待他们。

    吃过晚饭,小花恳求林奶奶在她们家过夜。林康一本正经地劝道:“林奶奶好长时间没见到她儿子了,让他们先说说话,然后再陪你玩。”

    见小花没有吭声,林康望着她那渴求的目光说:“林奶奶要在咱们村住好长好长的时间。你明天就可以来村部找林奶奶玩!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听到这句话,小花立马儿又快活起来,忙将林奶奶的行李一一递到林康手上,与他们一起走到街门外,又目送两人消失在拐角处。

    一回到住处,林康就兴奋地对母亲说:“妈,咱母子是心有灵犀呀!”

    王老师一边环顾房间四周,一边固作轻蔑地从鼻子里“哼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房间里的摆设很简陋,一个单人床和两张桌子,再加一把椅子。靠窗户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脑和几本书,另一张桌子上放着灶具,桌子下是几棵放蔫儿的叶子菜。

    “哪儿有什么灵犀呀!多长时间了也不说回去看看我。”林康妈嗔怪道。

    “嘻嘻……”林康嬉皮笑脸地把母亲扶到椅子上,“您儿子正准备实施几条战略计划,其中有一条,需要您老的帮忙!”

    “嗬!我一个年老体弱、手无缚鸡之力的人,还能在你那伟大的计划中起作用?”

    “当然了!您就是儿子的及时雨呀!”林康蹲在地上,双手抓着母亲的手不放,孩子般天真的微微一笑,脸上带着认错的和温顺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妈,村里有好些个留守儿童。他们有的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,有的是寄养在同宗的本家或者亲戚家。小花最为特殊,连学都不上了。”林康长长地叹了口气,“长此以往,我担心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想让我重新当孩子王,把他们撮拢起来?”小花那双渴求的目光又在林康妈眼前呈现。

    “当然,要不说咱娘俩心有灵犀呢!”林康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,“王老师深明大义,您就是奔着这帮孩子来的!”林康晃动了一下脑袋,似乎想要赶走一种不愉快的思想,猛地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王老师知道这是儿子为了能让自己留下来才送上的一顶高帽。她是一名退休老师,跟孩子们在一起混了几十年,生命的字典里只有“学生”两个字。学生占用了她的美好时间,占用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,占用了她的理想。尽管现在早已退休,但她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孩子,连梦里也常常是学生的身影。

    现在,儿子说到那些留守儿童需要照顾,很快,那种大义凛然、奋不顾身的豪情在林康妈的心里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林康妈慢慢地站了起来,望着窗外那繁星满天的夜空,若有所思地说:“你妈是真离不开孩子们啊!”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林康把母亲领到一处相对宽敞的屋子里。这里离他住处不远,房间里面除了摆放着十几张桌椅外,其它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“太简陋了!”林康不好意思地看着母亲。

    王老师却笑了笑,目光坚定的盯着儿子,抬起紧握的拳头:“没关系,面包一定会有的!”

    吃过早饭,王老师就拽上小花到村子里走访。两三天下来,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摸清:光是三四岁到上小学的孩子就有四十来个,比小花年龄大些的已到乡里或县城上学,不经常在家。每到一家,王老师都会诚恳地告诉家长,把孩子送到村部来,她会帮忙照看。

    随后,王老师回到自己原先工作的学校,请求学校帮忙。学校在了解她的想法后,发动全体师生,将不看的书籍、不用的玩具贡献出来,来帮助王老师,帮助山里的孩子。最后,学校又购置了一批书籍,连同一个崭新的电子白板让王老师一并带回了村里。

    村里人也将家中部分桌椅板凳送到村部,更多的则是用玉米皮编成的崭新草垫。很快,那些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来到了林康妈妈的身边。王老师望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,她在心里默默地许愿:一定要让这些孩子们快乐起来!于是,一个新的名字在她心中诞生——小花乐园。对,一定要让这些花儿们快乐地成长!从此,林奶奶、林老师等喊叫声和孩子们的歌声开始了在村部上空飘荡。

    为了尽可能多的帮助到每一个孩子,王老师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孩子身上,她不仅仅时不时的给小花乐园添置一些设备,而且还租车带领留守儿童外出旅游,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。

    在这段忙碌的时间里,小花已然成了王老师的影子,尽管有时她也喊累,可每天那小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,心里也洋溢着满满的幸福:白天帮着林奶奶跟小小孩儿们做游戏,晚上还会给低年级的小学生辅导作业。她可真成了林奶奶的好帮手了。

    一日,小花把家里一盆开得正艳的月季花端到了小花乐园。林奶奶看了看花盆,那是一个旧油桶裁去了上半截弄成的,说道:“真好看。是你种的?”

    “嗯!是我去年从邻居家剪了一枝插的,今年就开花了。”小花看到林奶奶喜欢,心里也特别高兴。

    “来,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这朵花吗?”林奶奶面带令人鼓舞的笑容,眼睛望着小花。

    “当然能了!漂亮,美丽。”小花特别肯定地回答。

    “就这两个?”林奶奶慈祥地看着小花,“再多说几个,只要是描写花儿漂亮的都成!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嗯……还有,还有好看。”两手撑着头沉思默想了半天,她只崩出一个词来。

    “想不出来了?”看着没有吱声的小花,林奶奶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,“我来说几个啊,你来听一下过去学过没有:鲜艳、烂漫、娇媚、妖娆、婀娜多姿、芳香四溢、亭亭玉立、绚丽多彩、端庄秀丽、争奇斗艳、含苞待放、姹紫嫣红、花团锦簇……”

    看着小花那双艳羡的眼睛,林奶奶双手握住了小花的两只小手,柔顺地微笑着:“我再给你念几首描写月季花的诗词:月季元来插得成,瓶中花落叶犹青。试将插向苍苔砌,小朵忽开双眼明。再来一首啊:月季只应天上物,四季荣谢色常同。可怜摇落西风里,又放寒枝数点红。还有位词人说它不比浮花浪蕊,天教月月常新。蔷薇颜色,玫瑰态度,宝相精神。休数岁时月季,仙家栏槛长春。”

    一首首优美的诗词经林奶奶的吟诵输入到了小花的脑海中。尽管其中的意思小花不太明白,但诗词的韵律所带来的美却让她陶醉了。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吟诵出这样的句子呀!

    看着愣愣的孩子,王老师的眉头已经紧紧地蹙在了一起,她内心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在隐隐作痛。在现实生活中,“穷”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啊!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大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。它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,影响到人的世界观,人生观。

    小花正在被这个“穷”字深深地折磨着。是“穷”让年轻的母亲离开了她。她做梦都想让妈妈回来,闻闻母亲的气息,感受母亲的温情,因此她要把钱省下来。等到家里的钱多了,妈妈不就能回来了?

    “想妈妈吗?”看着楚楚可怜的小花,林康妈轻轻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妈妈”这是小花在心里呼唤过无数次的称呼,也是在她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身影。但这个身影永远是模糊的,每次在梦中出现,小花总是把眼睛揉了又揉,瞪了又瞪,可始终看不清模样。

    过去也有人向小花提过同样的问题,但小花每次都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。今天,这句话从林奶奶嘴里说出来后,小花本想勇敢地点一下头,可不知为什么,她却突然扑到林奶奶怀里“哇”的一声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小花在林奶奶的怀抱里似乎感觉到了母亲般的温暖,她肆意啜泣着,浑身不住地颤抖,好似在这一刻,所有的思念和不满全部都会倾泄出来。

    小花就这么哭了很久,林奶奶也抱了她很久。当小花的情绪渐渐平息后,林康妈轻轻地帮小花擦干了眼泪:“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走吗?”

    “知道,”泪水又充盈了小花的双眼。

    “想见到妈妈吗?”

    “想!”小花使劲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想见妈妈,想让妈妈过上好生活,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么?”

    小花猛地坐直身子,一双泪蒙蒙的眼睛与林奶奶凝眸对视。

    “上学,读书!”林康妈重重地说。

    “读书是把自己变强大的、最快捷的方式!”

    听罢此言,小花默默地把头低下了。林康妈又用双手让小花抬起了头:“咱是小学毕业,长大了只能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,如果碰到复杂的机器,你就不会用,因为你连说明书都看不懂。但上大学就不一样了呀!”王老师从旁边拿出一本书,“你看这图画上的高楼大厦,没有知识,会盖出来吗?假如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,一定会创造出原先没有过的东西呢!到那时候——”王老师放慢了语速,“你不用去找妈妈,她就会来找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小花瞪大了那双惊奇的眼睛,脸上突然有了光彩,嘴巴也微微张开。

    “当然!读书的作用太大了,大到让你无法想象!”王老师稍往后靠了靠,但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花的脸。

    林奶奶的讲述让小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——她太想上学了,这不仅是现在的想法,在那年同伴们去镇里上初中时她就特别地想。但她更想念妈妈,那个梦中的模糊身影。她知道是因为家里穷,妈妈才会丢下她不管的,她怎忍心因为上学再让家里出钱呢?

    现在听林奶奶这么一讲,小花心中的热血立即沸腾起来,小小的胸脯急剧地起伏着,瘦弱的脸庞被憋得通红通红。她太想有出息了,太想见到妈妈了。她想象着自己长出了一双特大的翅膀,箭一般地向同伴们所在的学校飞去。

    同伴们已经上了初中二年级,再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初中毕业了,自己会赶上他们吗?如果留级的话,那多丢人啊!

    想到这里,小花抬起了那双细长的眼睛,诚恳地看着王老师:“林奶奶,我……我想跟您商量一件事情!”

    “哦,好啊!什么事?”王老师惊奇地看着小花。

    “我不想退级,您来教我好不好?”小花小声地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我不想落在他们后边,我要和他们一起考高中!”没等林奶奶回话,小花像害怕被回绝似的,急急忙忙地把后一句也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小小孩儿还挺要面子!”林奶奶微笑着轻轻地把小花揽入怀中,“行!奶奶希望你能成为我最好的学生!”

    顿时,一股暖流传遍了小花的全身,她强忍住眼眶中的泪水,把头靠在奶奶的胸前,身上散发出了如同阳光般的幸福。

    从此,小花的生活状态已经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改变了。每天,她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似的转个不停。除了上林奶奶给她规定的课程外,她还要照顾那些小一点儿的孩子,农忙时,也会给孩子们做饭、洗衣服。而更多的时间,小花则沉浸在林奶奶从城里带来的书籍当中。在这里,她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
    一年后,就在小花的同村伙伴快要初中毕业时,王老师到县城教委为小花中考报了名。不久,小花和她的小学同伴们一同坐在了通往高中的考场上。很快,县城一所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放到了小花手中。

    当小花从王老师手里接过通知书时,她竟有点不相信眼前的事实。她呆呆地看着通知书上自己的名字,默默地低下头站立了很久。慢慢地,她的双肩开始颤抖起来,一连串的泪水也从脸上噗噜噜地流了下来。她用一只手拭去脸上的泪水,但那不争气的泪水却像是从泉眼儿里流出来的,怎么擦都止不住。另一只拿通知书的手刚开始还是不停地去抓着衣角,现在也来帮忙收拾这些散落的泪珠子了。小花说不出一句话,双肩抖得也越来越历害,鼻子发出了微弱的抽泣声。林奶奶轻轻把小花揽入怀中,小花用通知书捂住了嘴,“哇”的一声痛哭起来,这哭声持续了很久很久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