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阅小说网 > 大唐之武神聊天群 > 第43章 苦了侄儿!尉迟敬德前来

第43章 苦了侄儿!尉迟敬德前来

作者:爱瞌睡的小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品阅小说网 www.pyxs.com,最快更新大唐之武神聊天群 !

    “亩产千斤?”

    顾北之闻言,差点吓出冷汗来。

    他看主子满脸正经,不像调侃吹嘘的样子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,没有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即便汉唐盛世。

    平均亩产粟也就1石,约合113市斤左右。

    一亩之田,以强半弱,水旱之不时,虽不能尽地力者,岁不下粟一石。

    倘若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出世。

    那估计天下都会为之轰动,遭百姓们哄抢耕种了!

    “红薯该种多点才行。”

    楚河没理会铁鹰锐士的惊异目光,喃喃自语道。

    他打算雇佣多点民夫,承包郊野的大片田地,进行红薯种植。

    届时收成卖出,也能获利颇丰!

    既然做好打算,就不要犹豫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楚河带着顾北之行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半个月后。

    在长安城北郊之外,临近渭水地带的漫山田野。

    楚河在自建好的凉亭内坐着,斟酒而饮。

    他像个小地主那般,看着外面忙碌得汗流浃背农人,耕作细护。

    经过这些日子的料理。

    数十亩田地里,已经长出郁郁葱葱的绿色短苗,生势颇好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红薯。

    农户妇人不知这些是什么,也没有理睬过多。

    只要主子给钱,他们就默默耕耘,任劳任怨。

    这块地是不错的种植区。

    处关中平原腹地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。

    楚河就是看中了这一点,才果断出手承包下来。

    大唐盛武为俗,对于农业方面的进展推程落后。

    只要天气出现灾害,很多地方都会闹饥荒,饿死不少百姓。

    加上近年来战乱频发,耕地的人就更少了。

    所以承包田地不用多少钱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。

    他从聊天群抢红包得到的钱财。

    如今剩下三百八十两黄金,能凑合着用。

    至少能让他挥霍一段时间了!

    先前在战场上精神紧绷,日夜颠倒的行军。

    让楚河身心都不好受。

    现在。

    他过得很悠闲!

    该吃吃该喝喝。

    有时在长安吃些特色佳肴。

    如醋芹,炙羊肉乳酪、胡饼等等美食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后世的食物精致,美味。

    但是也别具一番风味。

    正当午时将至。

    楚河准备回城里吃点东西。

    忽然,顾北之走近凉亭内抱手作礼道,

    “主公,右武侯大将军要见你。”

    “尉迟敬德?”

    楚河闻言眉头微动。

    他多少认识那位尉迟黑炭。

    当初与李长歌成亲的时候,对方特意找他叙旧,说与其父亲是昔日的战友,关系甚好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。

    尉迟敬德就带着百名精锐大唐骑兵,来到凉亭前。

    这个浑身皮肤焦黑的大将军,刚下马就急匆匆走来,露出憨笑大喊道,

    “楚侄啊,你果然平安无恙!”

    “尉迟叔父。”

    楚河起身作礼,低头打量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看到对方的身上的甲胄,残留不少血迹。

    显然刚从战场上归来,就马不停蹄地过来见他了。

    “俺就说你吉人有天象,不会那么快英年早逝的!”

    “那个药师心里可难受了,说让你参军赴死,整日愁眉苦脸。”

    尉迟敬德双手抓住前者的肩膀,语气颇为感慨道,

    “此番苦了侄儿啊!”

    “你的老爹在天有灵,定会感到欣慰!”

    楚河的父亲。

    曾在军中当要职,人缘颇好。

    当年很多大唐猛将尚未出名,与他关系颇为密切,称兄道弟。

    所以很多重臣都赞成这门亲事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在背后冷言冷语,给足情面。

    尤其是得知楚河的婚约被撕毁后……

    一些将臣很是气恼,大骂李靖。

    当幽州沦陷的时候。

    尉迟敬德等人都忧心忡忡,担忧后人之子遇难了。

    “楚侄,你所种的这些是何物?”

    尉迟敬德好奇地说道。

    他刚才赶来的路上,听说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曾经的卫国公赘婿,居然在干上了农民耕作的活。

    尉迟恭本就是草民出身,没有偏见。

    毕竟士农工商四民者,国之石民也!

    倘若没有农户耕作,收割粮食的话,估计他们这些将士都填补饱肚子。

    没吃饱,又怎么打战呢?

    所以李二陛下看重粮食之事,不断下旨扶持。

    可惜连年征战与灾害,国库收粮很不景气。

    这种苦活,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。

    很容易颗粒无收!!

    “我种的是红薯。”

    楚河给对方斟酒招待,语气平静地如实道。

    他没打算隐瞒什么。

    以后如果成功丰收了,估计还要让这些叔伯辈的帮忙宣传呢。

    这点人缘关系。

    或许是他在长安大展手脚的依仗。

    “这些玩意,能亩产几何?”

    尉迟恭揣摩着下巴,好奇地问道。

    他不知红薯为何物。

    但是在看着那数十亩绿荫遍地的庄稼,田里的农作物涨势颇好。

    生命力甚是旺盛!

    “亩产千斤左右。”

    楚河说道。

    “千斤还不错……”

    尉迟恭略微点头,下意识地回应道。

    他的表情停顿片刻,忽然微变好像想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等等!

    这小子说能亩产千斤?!

    “楚侄,你确定能种出千斤粮食?”

    尉迟恭忍不住追问道。

    在他身后的众多将士们,听到这个天文数字时神情连变,同样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我没听错吧?”

    “亩产千斤?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的,我老家那地亩收百斤就很好了!”

    他们忍不住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这些将士里有不少农户出生,志愿参军建功。

    他们从未听说过红薯。

    也不相信。

    大唐有能够亩产千斤的粮食,简直荒谬至极!

    “对啊,这不是很正常吗?”

    楚河从容不迫应道。

    他没理会这些古人,信不信此事。

    后世很多粮食亩产数千斤,甚至最高能产出八千斤。

    虽然自己手里的红薯,不是转基因农作物。

    但是亩产千斤是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如果努力点,筛选出优质的品种复种,效果会更加显著!

    “今后倘若有何难事,尽管和我说。”

    尉迟敬德满脸认真地说道。

    他没有质疑此子的想法,不打算继续追问下去。

    事实与否,得看结果。

    倘若对方真的能够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,自然最好。

    他就立马跟圣上汇报此事,好好重赏一番。

    这可是天大的喜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