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阅小说网 > 儒门仙侠传 > 0001章 儒门君子道

0001章 儒门君子道

品阅小说网 www.pyxs.com,最快更新儒门仙侠传 !

    这一日,儒子正在指点后辈诸子仙剑斗法。

    桃竹林间,后辈诸子正持剑而立,静候在旁,十分的恭谨有礼。

    儒子手握长玉剑,来回踱步的说道:“儒门修仙人,一子一剑,一剑一仙;慧剑择有缘人而授,有缘人因慧剑而修。众小剑仙灵根聪慧、仙资极佳,无一不是修仙求道的上上之选。同门切磋,点到即止。比剑现在开始,忠对孝,仁对义,温对良,礼对悌,恕对智!”

    众小剑仙应声下场,相互抱拳行礼后,各自祭起手中仙剑,依照儒子的分派来对练。

    斗声响处,众仙剑来回飞舞,攻守进退之间,既是虎虎生风,又有条不紊。他们年纪虽小,剑法却有几分精湛纯熟的火候,令人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众人凭着意念驱得仙剑相斗,所使的正是儒门九思仙剑诀。

    儒子席地而坐,凝神观战,只见他方巾长袍,剑眉星目,英气逼人,颇有几分仙骨神采,飘逸出尘之姿。如此俊朗玉面的少年,本应不识愁滋味,但他眉宇间却是愁色紧锁,忧闷难遣。

    眼见场中的两小剑仙御剑斗法,井然有度,完全合乎儒门九思仙剑诀的章范,儒子却是忧心忡忡,放下手中的茶杯,心想:“道门数十年来,剑术逍遥,招数变得洒脱飘逸,不拘一格,已得庄老之风的精粹,这正是胜出我儒门的关键所在。他们倡导无为之念,不拘一格、不滞于物,随性而任自然,毫无羁绊;并且他们修炼各种灵石丹药,对提升灵力大有裨益。相形之下,儒门未免……未免……”因心中敬重儒门,一时不愿往下想。

    一番思虑后,只见众剑穿花拂柳,游龙走蛇般灵动自如,一气呵成的连拆了三十招。胜负未分,却因同门之间以和为贵,早已各自罢斗。

    诸子逐一收剑,陆续的回来向儒子请安。这些孩童正是儒门的小剑仙,各自名号来自儒家精义,分别是:忠、孝、仁、义;礼、恕、智、悌;另有一母双胞的温良二子,共计十子。

    儒子一一回话,正欲指出诸子斗剑的不足,却见竹外碧桃,仍有暗影浮动。众人心感诧异,上前一看,原来仍有两柄仙剑尚未回鞘。

    两仙剑,一柄是青竹剑,一柄是木桃剑。

    木桃剑凌空刺出后,又倏然斜劈;青竹剑居中一挺后,立马顺势回撩。如此你来我往,已拆了四十余招。

    忠子正欲出言相阻,儒子却一挥手,轻声说道:“且慢!静观其变!”

    便在此时,木桃剑猛然进击,灰影浮动,斑驳闪烁,将青竹剑逼向一株桃树。青竹剑已是无路可退,招式顿乱。

    其余小剑仙见青竹剑败象已显,立马暗捏冷汗,自忖难以抵御,只得弃剑落地之际。忽地里红影闪动,一桃枝横扫而出,从旁侧攻,拦腰击中木桃剑。顿时,桃落如雨,点点飘红,煞是迷人悦目。

    众小剑仙齐声惊呼:“悌子使诈!”面上无一不流露出轻蔑鄙视的神色。

    驱使青竹剑的正是悌子,木桃剑却是礼子。

    原来,悌子身陷绝境的时候,心有不忿,不顾得比试已过了三十招的规定,妄图转败为胜。他忽发奇想,突然伸手折了身旁一根桃枝,抛向礼子的门面,扰乱他的心神,令其意念无法集中在木桃剑上。然后又发怪招,让桃枝从旁相助。如此奇峰突变,怪招突现,立马反守为攻。一招得势后,青竹剑斜斜刺出,连连进逼,一举制胜,逼得木桃剑无招架之力,横飞落地。

    礼子由胜转败,仍是双手合礼,躬身致意,不失“礼”数,这言行与他的名号十分相符。

    其余八名孩童围将过来,七嘴八舌,纷纷叫嚷:“悌子胡闹,御剑中没有投掷桃枝来扰人耳目这一招!”“不按章法,有辱儒门君子之道!”“旁门左道!卑鄙下流!”……

    众说纷呈,不一而足,全都是斥责悌子的话。悌子立马惶恐不安,面有愧色。

    突然,忠子喝道:“罪大恶极!拿下!”只见一阵寒光闪动,孝、仁、义三子亦是长剑祭出,凌空而去,指着悌子,摆出一副捍卫儒门神圣,不容轻侮的样子。如此态势,当真是将悌子当做儒门的叛徒一般,人人得而诛之。

    儒子又叫道:“且慢!”双眉一轩,左手握剑柄,右手捏指成诀,哈哈大笑,学着悌子不经意的架势,歪歪的点向落在地上的木桃剑,说道:“有趣!有趣!悌子不拘套路,不落形迹;礼子气度宽宏,恭谦有礼。你们都是儒门良材美质,可造之材!”

    木桃剑受灵力一击,随即飞起,回到礼子的手中。

    起初,儒子见众孩童对剑,招式中规中矩,心中不喜;待得见到悌子落败后以桃枝扰敌,反败为胜,眉宇间愁云一扫而空,笑颜逐开。

    忠子见儒子非但不责备悌子,反而学着他的模样胡乱御剑,说道:“儒子叔叔,治子伯伯谆谆教诲,修仙之道乃君子之道,修习儒门仙法时,一定要严格遵守章法。剑是兵器中的君子,而‘九思仙剑诀’是本门入门剑法,剑招本来就要讲求凝重严谨、依法照度。悌子险中求胜的法子不是君子所为,是儒门的大忌,日后必定走上邪魔之路。本门圣人亦有云:木受绳则直。木材若非经过墨线弹量,如何能取直?”

    这一番明明是师长责怪徒儿的训话,此时偏偏被低儒子一辈的忠子说了出来,直将儒子当做后辈一般。当真是师不似师、徒不似徒,本末倒置。

    儒子生性随意,既是后辈诸子良师,又是益友。因此后辈小剑仙在他面前素来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是以此时忠子直诟其病,直斥其非,也是极为寻常不过的事。

    儒子见忠子抬出兄长治子,脸色微红,对空一揖,说道:“治子兄所言极是,儒子自当秉承教诲,日后言行谨慎!”顿时打消心中松散之意。

    便在此时,桃林外水波声响,一女子的声音说道:“儒子又在误人子弟啦!”声娇清脆,却极为严厉,似有斥责之意。

    众人循声望去,但见清波开处,一叶轻舟已泊在木桥下,从上走下一女子。罗衣飘飘,风姿妙曼,宛若凌波微步的仙子,款款从画中走出来一般,笑靥如花。

    温良二子见状,立马飞奔过去,齐声喊道:“娘!”二子是后辈诸子中的双胞兄弟,容貌身形一致,脾性亦是一样,既“温”且“良”。

    儒子先是一阵痴醉,听得温良二子呼喊声,才如梦初醒,暗自责难,上前躬身道:“嫂嫂有礼!”一揖到地,十分的恭敬。

    其余小剑仙一一见过那女子后,连忙端茶递水,极是殷勤。

    那女子名叫柳三妹,但见竹桃下,人面桃花相映,相得益彰,一时让人分不出是桃花增人面之娇色,抑或人面增桃花之鲜艳。如此俏妙丽人,实在难以想象得出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。

    柳三妹伸出双手,挽住温良二子。二子围着母亲,牙牙而言,争先恐后的将悌礼二子对剑之事相告。一番述诉后,本以为母亲会责难儒子,却没想到她只是微微一笑,不以为意。只听得她轻声细语的说道:“儒子出身儒门,却有道门风骨,任性自然,行事出人意表……颠三倒四!”

    这话让人听不出,她到底是在赞赏,还是在贬斥。

    话未落音,忽听得一阵“嗡嗡嗡……”之声,大有讥嘲之意,似在驳斥柳三妹之言。柳三妹先是一愣,想不到诸子中人胆敢如此放肆,发声嘲讽;但随即发现,出声者不是诸子中人,而是儒子腰间的随身佩剑。

    修仙之人,所用的法器仙剑本应藏于“法道行藏”之中,无须外露;但儒子与之人剑情深,非同一般,是以将其贴身携带。

    儒子知道不妥,当即一按剑柄,喝道:“小玉!休得顽皮,看我不打你……”他本来欲说“打你小屁股”,但见嫂子在前,说出这样的话来,极为不雅,只好忍住。

    余人一听,无不掩嘴而笑,想笑却又不敢笑出声。因为这“小玉”是个女儿名,且暧昧至极,用在堂堂男儿的佩剑之上,似乎有些不伦不类。此时儒子虽然没有说出来,但诸子平素与儒子常打成一片,相互熟悉,早已猜到他想说的话。

    儒子自知失言,随即向柳三妹拱手行礼,说道:“嫂嫂责怪得是,儒子知错。”将刚沏好的茶端到柳三妹跟前,仍是毕恭毕敬。

    儒子正欲开口请茶,柳三妹却抢先道:“儒子又有什么错呢?又何须斟茶认错?”似笑非笑,双手接过,玉指刚巧从他双掌掠过,似是有意,又是无心。就在刹那相碰触之间,儒子早已感觉到她指尖间流出来的那一阵寒流,冰冷得直似一阵透骨寒针,刺入心扉,全身直打冷颤,额上汗滴如豆。

    “嗡嗡嗡!”此时,“小玉”感应到儒子心中的不安,又是一阵吟啸悲鸣……

    后辈诸子经儒门诸长老教导,素来严肃,轻易不敢言笑。此时被“小玉”一逗,童心回复,忍俊不住,若不是柳三妹在此,当真要伸手去捏她一把,以此为乐。

    柳三妹却若无其事的说道:“你这小玉当真福缘不浅,长伴身旁,与你情投意合,羡煞旁人。”说完“噗嗤!”一笑,灿若桃华,风致嫣然。然后举起茶杯,呷了一口,但觉一股清冽从心间流过,连说了三声:“好!”不知是在称赞茶的清香,还是儒子的情意。只见她细细的打量着手中的茶碗,神思飘飘,如在梦中。良久才回过神来,秀眉紧蹙,微叹一声后说道:“儒门上下,都爱一本正经,唯独你爱胡闹!”

    儒子眼见柳三妹言辞闪烁,另有所指,而后辈诸子在旁,实觉难堪,当即令其继续练剑。诸子自是不敢违抗,但临去前却是冲着儒子挤眉弄眼,憋着肚子不敢笑,但心中早已是笑不可抑。

    儒子暗骂:“小兔崽子!目无尊长!”却对柳三妹道:“嫂嫂,儒子失态,让嫂嫂见笑。本门圣人有云:吾日三省其身。儒子生性胡闹,远不及圣人,是以修身不辍,终日五省其身;但不知为何,后辈小子老是在我跟前放肆。儒子教导无方,愧为人师,思之汗颜。”

    柳三妹却道:“圣人亦是有云: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此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,大意为:用花言巧语讨人欢心的人少有仁德。言下之意,似儒子这般以儒门为念,日夜不缀,才是仁德所在。然后又道:“叔叔心系儒门,为教导后辈小子,操劳过度。这才是深得君子之道。儒门上下,人所共知。”

    儒子正色道:“本门圣人有云: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,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”

    柳三妹大皱眉头的说道:“又是这些酸溜溜的东西,晦涩无味,我可听不懂!”儒子当即不厌其烦的解释,说道:“嫂嫂过谦啦!这是圣人教导后世人的为人之道。有仁德的人不忧愁,有睿智的人不迷惑,有勇毅的人不畏惧。仁、智、勇三者,乃君子之道也。”

    柳三妹见儒子又再搬出圣人言,眉头一皱,说道:“儒子左一句圣人言,右一句圣人言,大掉书袋,听着令人心烦。”

    儒子一听,极是不喜。

    因为儒门上下,从来无人胆敢如此直诟圣人之言。他身为儒门修仙之人,更是不能容忍;但见口出此言的不是旁人,而是自己的亲嫂子,又不敢无礼。

    柳三妹又道:“不过,即便是君子,是圣人,若仙道未臻化境,终究还是凡胎肉体,还会知寒受冷。我看你终日自省其身,又沉醉于修仙之道。因此,早已替你织就一件御寒暖衣。”说完,从腰后背囊中取出青衣布囊。打开包裹,华彩顿生,耀目生辉,当中之物正是一件长衫。

    儒子一看,忍不住一惊,失声道:“灵火凤凰羽!”柳三妹会心的点头,说道:“这算得上是桃源一宝,里里外外全是灵火凤凰落羽,缀以梧桐丝茧,于修真者吸灵,提升法力,大有裨益。嫂嫂花费几年才织成,儒子可不能辜负这番心意!”

    儒子心想:“这灵火凤凰乃桃源灵物,羽毛聚天地之灵气,能令凡人百病不生,诸毒不侵;但它们的聚居之巢极为神秘,就算本门掌教庸公以及八大长老亦未必知晓,而嫂嫂却能收集这许多。此举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!”见到此物,顿时觉得难为情,嚅嗫说道:“如此贵重之物,应当披在兄长身上,儒子碌碌无功,受之有愧。”

    原来,儒子和柳三妹青梅竹马,日渐情深意笃。然而六年前,柳三妹却突然移情别恋,嫁儒子兄长治子为妻。眼见情人知己成了嫂子,儒子更是狂放,屡屡违叛儒门修仙中人不得饮酒的戒律,终日偷偷以酒浇愁,放浪骸形。自柳三妹嫁给治子后,儒子的佩剑亦是替他心有不甘似的,每每遭逢柳三妹,尽发不平之意。

    但婚后不久,柳三妹又来讨好儒子。儒子自知柳三妹已是嫂子,自然不敢僭越,待她事事恭谨,处处礼敬。此时,柳三妹将她亲手编织的衣物相赠,他哪里敢接?

    柳三妹见儒子正自为难,说道:“你兄长已是上仙,法力远在你之上,无须借助外界灵力,已能突飞猛进。倒是叔叔日夜操劳,为儒门之事劳神费心,身边又无体己之人照料,所以你兄长才让我替你做了这一件长衫,让你略减操劳之苦,不知合身否?”一边说,一边往儒子身上披去。

    儒子听了,心中仍是顾虑难消,更是惊惶,连忙将长衫取下,说道:“兄嫂挂怀,此番美意,儒子日后必定登门致谢,再行拜领。有劳嫂嫂虚此一行,儒子心感不安。”柳三妹又将长衫展开,推向儒子。儒子斜退一步,不敢正视,心中怦然而动。

    柳三妹愣愣的看着儒子,双眼含泪,盈盈欲滴。须知情深恭敬少,知己谈笑多,而儒子本就是不拘小节之人,此时却是诸多推搪,她如何不恼?突然愠色怒道:“看来,这长衫不合身,枉费心血!”双手前后一分,“吱!”的一声,整件长衫顿时化羽,漫天飞舞,纷纷扬扬。

    那灵火凤凰羽极具灵气,此时被柳三妹大怒一扬,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此举当真是暴殄天物。柳三妹裂衣后,正欲转身离去,忽听得“唰!”的一猛声,儒子腰间的长剑竟尔自行出鞘,剑穗挥动,似是向她挑衅一般。